2025年3月26日,拱辰中学以“智慧课堂‘双学双创’五步教学法(5.0)”为主题的教学研修活动圆满举行。活动通过鲁迅经典散文《阿长与山海经》的课堂实践,展示了“学生主体、技术赋能、素养导向”的新型教学模式。其中,AI助教“豆包”的深度融入,成为本次研修的一大亮点,为课堂教学注入科技活力。
在《阿长与山海经》的课前预习中,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单自主完成字词积累、内容概括等任务。课前,AI助教“豆包”为学生提供智能化支持:针对生字词注音、释义等基础问题,“豆包”通过语音识别和即时反馈功能,辅助学生自查纠错。
在7.7班的公开课上,李俊兰副主任巧妙运用“豆包”提升课堂互动效率。导学环节,当学生小组合作介绍《山海经》时,“豆包”通过语音和文字讲解,介绍了《山海经》的内容和地位,完善了学生的表达,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;在分析“欲扬先抑”写作手法时,“豆包”实时调取经典案例《白杨礼赞》,对比呈现手法差异,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技巧。此外,“班级优化大师”与“豆包”数据互通,教师可实时查看学生讨论热词、思维导图生成情况,精准定位教学难点。
“AI不是替代教师,而是让教学更方便,更个性化。”李俊兰总结道。学生们都表示:“‘豆包’就像一位随时待命的老师,既能扩展知识边界,又能耐心解答我们的‘幼稚’问题,让我们的学习少了些畏惧,多了份探索欲。”。
四、未来展望:构建“人机协同”教育新生态
拱辰中学计划进一步拓展“豆包”的应用场景,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、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,并推动“双学双创”教学法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。李俊兰透露,学校正研发“AI教研助手”,未来将实现教案智能生成、学情动态追踪等功能,为区域教育数字化升级提供范式。
结语
从前置学习到课堂生成,从知识建构到素养培育,拱辰中学以“双学双创”五步教学法为轴,以AI助教“豆包”为翼,打造了“有思维深度、有情感温度、有科技维度”的新型课堂。这场研修不仅是一次教学方法的革新,更标志着人机协同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悄然来临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